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介绍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0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可编程控制器是指可以通过编程或软件组态改变控制对策的控制器,简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顺序扫描连续循环的方式工作,即PLC在运行时,根据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按照指令序号或地址号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扫描,并存储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介绍
【概要描述】可编程控制器是指可以通过编程或软件组态改变控制对策的控制器,简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顺序扫描连续循环的方式工作,即PLC在运行时,根据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按照指令序号或地址号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扫描,并存储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02
- 访问量:0
可编程控制器是指可以通过编程或软件组态改变控制对策的控制器,简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顺序扫描连续循环的方式工作,即PLC在运行时,根据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按照指令序号或地址号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扫描,并存储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如果没有跳转指令,则从第1条指令开始逐个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然后返回第1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扫描。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从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形式来看,PLC可分为整体固定I/O型、基本单元加扩展型、模块化、集成型、分布式五种基本结构形式。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心和核心,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每个PLC至少有一个CPU。根据PLC系统程序给出的功能,检查电源、内存、I/O和警报定时器的状态,接收并存储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并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PLC投入运行时,首先通过扫描接收现场各输入设备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储在I/O图像区。然后,它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个读取用户程序。解释完命令后,根据指令进行逻辑或算术运算的结果被发送到I/O图像区或数据寄存器。在所有用户程序执行完毕后,I/O图像区的每个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中的数据被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设备,并重复该操作直到操作停止。
2、存储器。系统程序存储器是存储系统软件的存储器;内存用来存储PLC程序执行的中间状态和信息,相当于PC机的内存;用户程序存储器是用于存储PLC用户程序的应用程序。
3、输入输出接口。PLC与电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的状态,其输入寄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的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则相反。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等模块。
4、通信接口。通信接口有多种形式,通信接口的主要功能是实现PLC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通信)。基本的是标准串行接口,如UBS、RS-232、RS-422/RS-485等,可以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多芯电缆、光缆等连接。
5、电源。可编程控制器电源为PLC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可靠的电源系统是PLC基本的保证,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以内,所以PLC可以直接接入交流电网,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